1955年美军在台湾海峡公开挑衅毛主席用一场胜仗给出最强回应_极速nba免费直播_极速nba免费直播下载

联系我们

更多+

极速nba

殷哲平(销售总监):15657262008
王 芳(销售经理):0851-82581128
张 勇(销售助理):13885068223
电话:0851--82581128
邮箱:469290196@qq.com
地址: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站街镇太平村、林歹村境内

1955年美军在台湾海峡公开挑衅毛主席用一场胜仗给出最强回应

发布日期: 2024-03-16 来源:极速nba免费直播

  在1953-1959年间,身为美国国务卿的杜勒斯,受到了总统艾森豪威尔的绝对信任,并亲手制定了一系列搅乱世界格局的外交政策。

  他鼓吹冷战,推行“战争边缘政策”,让事态达到战争的边缘,却又不卷入战争。说白了就是自己不打,看别人打,然后坐收渔翁之利。

  艾森豪威尔总统曾评价杜勒斯:“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伟大的人。”但绝大多数的人,却更愿意称呼这个家伙是走到哪里都可能会发生战争的“不祥之鸟”。

  杜勒斯非常了解中国,他的外祖父曾在中日甲午战争后的谈判中,担任李鸿章的顾问,为清政府压低日本方面的苛刻勒索,立下了很大的功劳。但杜勒斯本人却并没有继承家族遗风,坚持公正的国际立场,而是在任何一个时间里都选择利益至上,且手段狠辣,不留情面。

  正因天性如此,在50年代美苏冷战和朝鲜停战两方面的刺激下,不愿天下太平的杜勒斯想到自己应该做些什么。而他的目光,投向风云涌动的台海。

  1954年12月2日,经过长达几个多月的讨价还价,杜勒斯和蒋介石代表叶公超、顾维钧在华盛顿正式签订了所谓的《共同防御条约》。

  这个条约中最为关键的一条,便是允许美军郑重进入台海驻防,并同时为蒋介石承担台、澎诸岛的防御义务。

  刚在朝鲜半岛被志愿军打回三八线,被迫坐下来和谈,转头又将手伸进了台海制造紧张气氛,杜勒斯的野心昭然若揭。

  他绝不能允许一个强大中国在和平的环境中崛起,所以必须挑起争端,时刻维系着这种来自战争层面的恐吓。

  1954年9月3日和22日,我军连续向大、小金门岛发起重炮轰击,击沉炮艇一艘,击伤驱潜舰、拖轮各一艘,摧毁炮兵阵地11处,整个金门岛陷入一片火海。

  在这一次的金门炮击中,两位美军中校被击毙,金门守军更是损失惨重。不过挨了一通顿毒打的美蒋双方,却都大气不敢出,没做出任何反击行为。

  “形势变了,准备打大陈,先解决浙江沿海岛屿,估计美军不会有大的干涉。你们就准备吧!”

  大陈列岛,位于浙江椒江口东南52公里的东海海上,能够控制整个浙江的出海口,威胁极大,是台海攻防体系的核心所在。

  攻占大陈岛,不仅是收复沿海诸岛,清理东南“门户”的重要一步,更是在台海亮剑扬威的必然之举。

  8月2日,国防部长彭德怀、总参谋长粟裕主持召开专门的作战会议,听取解放大陈岛的战役汇报。而在与会的成员之中,还有海军副司令员方强、空军副司令员王秉璋。

  海陆空三军大将齐聚,传达出的意图也很明显,这次攻打大陈岛,将是历史上首次实行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!不仅要打,还要打出气势,一战打服!

  这次会议中的另一个主角,便是时任华东军区参谋长的张爱萍,他将是指挥这次攻岛战役的总指挥。

  张爱萍是军中有名的儒将,军旅生涯数百仗,战功赫赫,还写得一手好文章,是真正的文武双全。

  更为难得的是,出身农民家庭,没读过军校的张爱萍,却是全军之中独一份的“多兵种人才”。陆军出身的他,长征时最先开始研究骑兵,担任过中央骑兵团团长。解放战争后期,他奉命组建的“华东海军”,更是历史上第一支海军。

  作为“第一任海军司令”,张爱萍没有一点架子。起义第二舰队司令员林遵恃才傲物,曾笑话张爱萍说:

  “你们是陆军,没有文化,不可能当海军。海军军官要高中毕业,水兵也要是个高小学生。”

  面对林遵的轻视,张爱萍没有做任何反驳,而是放下身段主动向他学习怎么样指挥海军作战。而像曾国晟、金声、徐时辅这些原的海军名将,也都是张爱萍一个个“三顾茅庐”请到的海军。

  从筹建华东海军,到建设东南海防,张爱萍立下了最为卓越的功勋。所以这次三军齐出台海,进行岛屿登陆作战,总指挥也非他莫属。

  在作战会议上,张爱萍率先发表了自己意见,他不赞同大多数人提议的直攻大陈岛战略,而是觉得应先攻打位于大陈岛西北方向的一江山岛,先打开一个缺口,再以它为依托,对大陈岛发起总攻。

  一江山岛处于台州湾中部,离大陈岛11公里,分为南江山和北江山两个岛屿,总面积还不到两平方公里。整个一江山岛地形狭窄,又高又陡。

  但就是这样一个弹丸之地,却是很重要的军事要塞,如果说大陈是台海的“北大门”,那么一江山就是大陈的“门闩”。拔掉了这个门闩,大陈岛将彻底失去屏障。

  相对于大陈岛,一江山岛防御力量更为薄弱、距离更近。且逐岛攻取,各个击破,同时又更能保证海陆空三军的协同统一作战,进退自如。在“慎重初战,攻则必胜”的战役总原则下,一江山就是最好的战略选择。

  当然,攻打大陈、一江山,还有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,那就是随时有可能搅局的美军舰队。

  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诉张爱萍,整个战役的过程中,我军对于美舰将采取不进行主动攻击,但必要时候能自行反击的总方针。通俗来讲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,人若犯我我必犯人。

  对于这次的海战,彭德怀还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,那就是用宰牛的刀去杀鸡。一江山岛的守军只有一千多人,而我军预备投入的海陆空部队高达一万人。

  仗打到这个份上,沿海诸岛的解放都只是时间问题。这次三军齐出台海,最主要的目的是扬威于国门,让那些狼子野心的敌人,看见我们的强大。

  1949年4月23日,海军正式成立。同年11月11日,空军正式成立。到1955年一江山岛大战来临之际,海空两军仍旧还处于一个建设的初期。

  虽然在朝鲜战场上,海空陆三军都很有优异的表现,也得到了充分的实战历练,但大多数时候三军还都是各自为战。

  如果说空军、陆军还打过照面,有过几次协同作战的战例,那一直在朝鲜海岸担任警戒和护卫任务的海军,则是绝对没配合其他兵种的经验。

  所以在筹备渡海作战之前,各级指战员们最担心的不是敌人的防守有多顽固,而是害怕配合不好,自己打了自己,那多冤枉啊!

  “这个训练开始的时候互相都有一点害怕,心中没有底,没有打过嘛。陆军怕空军轰炸到自己的船,空军又怕我们自己的炮兵打了自己的飞机,海军则是担心空军能不能夺得战区制空权。”

  为了更好地训练作战配合,张爱萍找了一个和一江山岛地形类似的大小猫山岛,在这个地方进行海陆空三军的协同演练。包括怎么攻打岛屿,空军轰炸的时间,什么时间轰炸,什么时间退出,陆军怎么上船,怎么登陆,火力支援怎么搞,炮兵怎么准备……都有周密的计划。

  在参战兵力方案的制定上,张爱萍再次发挥了自己“从谏如流”的风格。他开始是请来了华东军区苏联首席顾问,听取他的意见。但这位苏联顾问在作战会议上大谈诺曼底登陆、西西里岛登陆战,全是二战时期的那一套老掉牙的经验。

  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陶勇、空军副司令员聂凤智,都是沙场悍将,作战经验比较丰富。开始还以为苏联顾问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,认真听了半天,结果到最后发现都是一些生搬硬套的老思路,就都质疑顾问的方案并不适用与一江山的实战。

  苏联顾问哑口无言,怒气冲冲地夹着公文包拂袖而去。张爱萍也是无奈地笑了笑,说:

  张爱萍把陆军参谋方中岳、海军参谋郑武、空军参谋袁仲仁招到自己身边作为助手,听取这些年轻将领的意见和一系列科学计算的结果,最终确定了最终的各军种参加兵力:

  陆军:步兵第60师178团、180团(欠1个营);炮兵122榴弹炮2个营、76.2野炮1个营、75山炮2个连、120迫击炮2个连。

  海军:航空兵5个团,舰艇、船186艘(其中护卫舰4艘、炮舰2艘、鱼雷艇12艘、炮艇24艘、火箭炮船6艘、各种登陆舰艇、运输船138艘)、2个海岸炮兵连。

  在这个方案之中,海空陆三军参战达17个兵种、28个战术群。从数量上来看,步兵4个加强营,3600人,3倍于敌军;炮兵4个营,火炮119门,高炮6个营60门,5倍于敌军。

  1955年1月15日,登陆指挥所正式对外发布“第01号”作战命令,确认16日-18日之间发起攻打一江山岛的战役。

  但事与愿违的是,大战在即,冬天的海风劲头越发猛烈,连着两天刮起5、6级大风,到了17日都没有半点好转的迹象。

  气象科长徐杰总结二十多年的气象经验,向张爱萍立下军令状:“明天早晨一定会好转!”

  说来也是奇,第二天早晨果然晴空万里。古有诸葛亮“借东风”,今有徐杰“送东风”,这都是寓意着大战必胜的绝好兆头。

  早在大战之前,华东空军就率先开始了作战任务。司令员聂凤智遵循“打一炮换一枪”的思路,命令空军不间断轰炸包括一江山、大陈、渔山、披山在内的沿海诸岛。

  每天都是一个新的目标,不重复,让敌人的防御力量疲于奔命,根本摸不清最终的战略目标到底在哪。

  另一方面,和空军“全面出击”的风格不同,海军的行动则是秉持一个“出奇制胜”的原则。

  11月14日,华东海军司令陶勇,就把自己的两张“王牌尖刀”鱼雷快艇第1大队、第31大队秘密转移至舟山的前沿阵地,就潜伏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以待时机。

  当天晚上,敌主力战舰“太平”号护卫舰由大陈岛东口偷偷地向渔山岛方向游弋,被我军高岛雷达发现,随即发出作战指令。

  隐蔽在高岛锚地的华东军区海军鱼雷快艇第31大队的155、156、157、158四艘鱼雷快艇接到命令,迅速对“太平”号发起突袭作战,将其一举击沉。

  随后鱼雷艇1大队的105、106、102艇奉命出击“永”字号,虽然没有成功,但回航的102艇却意外遇上了敌炮舰“洞庭”号,并在艇长张逸民的沉着指挥下,在逼近敌舰200米的危险情况下,用惟一的一发鱼雷将“洞庭”号拦腰击断。

  单艇独雷击沉军舰的战例,是绝无仅有的;而在200米距离内发射鱼雷,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没有先例!一位曾经参加二战的前苏联专家在听到这一条消息后,甚至惊讶地发出感慨:“奇迹!奇迹!”

  在空军的不间断轰炸,和海军鱼雷大队幽灵般的作战模式下,一江山及大陈岛的海军守备力量,甚至还未等到决战的那天,就损失了七七八八。

  1月18日上午8点,解放一江山的决战正式打响,张爱萍下达了第一道作战命令。

  华东由空军和海军航空兵27架杜-2型轰炸机、24架依尔-10型强击机和12架拉-11型战斗机组成的强大混成编队率先出动,对一江山岛进行覆盖式轰炸,1个多小时投弹1万2千枚,把一江山岛对外通讯彻底摧毁。

  与此同时,为了迷惑敌人,我空军与海军航空兵由9架杜-2型轰炸机和12架伊尔-10型强击机组成的另一个编队,在12架拉-11型战斗机的直接掩护下,又把大陈岛的气象台、导航台炸了个遍,敌人的“防卫指挥系统”几乎瘫痪。

  9点,炮火更加“富裕”的华东炮兵部队接过空军的担子,200多门火炮和火箭炮以7次间隙射击和5次急袭射击,向一江山岛倾泻了12000多发炮弹。

  队满载着3600名登陆部队的138艘登陆艇编队,排成波浪形战斗队形,分成3个方向,迅速向一江山前进。

  而在海军登陆部队的上方,是海军航空兵米格-15歼击机威严的护航。朝鲜战场曾经扬名天下“米格走廊”再次重现,蓝天之下没有一家美蒋的战机敢起飞反抗。

  蓝天碧海之上,海陆空三军齐出,雄武的海天雄师,扬威台海。这是军史之上,最为振奋人心的场面之一。

  14时10分,登陆部队第一梯队按照预定计划,以7个突击连28个突击排的兵力成功登岛后,向南江山和北江山实施突击作战。

  一江山岛的敌防卫司令王明生,少将军衔,参加北伐战争、淞沪会战、中条山会战,是一个军事能力很出色的将领。

  在一江山岛的防务布置中,王明生坚决奉行“全岛守备没有死角”的原则,在岛上布置了大量的明碉暗堡,还有层层铁丝网和地雷,这给我军登陆作战造成了一定的难度。

  在战役进行到最紧张的时候,我军喷火连成为战场的主角,这也是张爱萍为了此次一江山岛战役专门组建的部队。

  在步兵的掩护下,喷火连迅速靠近敌人的明暗堡,然后突然性地出枪喷火,炽烈的火焰顿时把敌人的火力点化为灰烬。在新式兵种的面前,曾经作为战场王者的碉堡,几乎不堪一击。

  此次三军联合渡海作战,仅占参战陆军总数2.8%的喷火兵,却消灭了占全岛30%的守备工事之敌,占三军歼敌总数的20%。

  乐清礁攻克!203高地攻克!160、180、190三个高地攻克!仅仅不到10个小时的时间,我军就顺利攻占一江山岛。。

  16时30分,总指挥张爱萍迫不及待地登上一江山岛。望着满目狼藉的战场,看着红旗漫卷的一江山,张爱萍心中万分感慨,作下《沁园春 一江山登陆战即景》一首:

  东海风光,寥廓蓝天,滔滔碧浪。看骑鲸蹈海,风驰虎跃;雄鹰猎猎,雷击龙翔。雄师易统,戎机难觅;陆海空直捣金汤,锐难当。望大陈列岛,火海汪洋。

  料得帅骇军慌,凭一纸空文岂能防。忆昔诺曼底,西西里岛,冲绳大战,何须鼓簧。“固若磐石”,陡崖峭壁,首战奏凯震八荒。英雄赞,似西湖竞渡,初试锋芒。

  仅仅不到一天,一江山岛就丢了。那份所谓的共同防御成为了笑话,正如张爱萍词中所说的那样“凭一纸空文岂能防”。

  气急败坏的杜勒斯,似乎忘了在不久之前的朝鲜战场,也同样有一位美国人嚷嚷着要动用来对付志愿军。而这个人,正是那位身为“联合国军”的总司令麦克阿瑟。

  无论是麦克阿瑟,还是这位杜勒斯,都曾妄想着用来恐吓中国。但事实是,一个空前团结,军民一心的新中国,不会惧怕来自外部的任何威胁。这种国家层面上的胆气,就是对待和恐吓的最好手段。

  一江山岛失守,大陈岛便成为一座“待宰”的孤岛。蒋介石手拿的所谓的“共同防御条约”,让顾维钧去请求美军的援助,帮助他守住大陈。但美军的态度却是:

  所谓的共同防御就是一纸空文,面对蒋介石不断的讨价还价,美军甚至表面摆出备战的架势,暗地里却通过苏联向转达真实的意图:我们准备协助蒋介石“撤出部分沿海岛屿”。

  被“盟友”出卖的蒋介石彻底绝望。1955年2月7日,蒋介石宣称撤离大陈驻军。2月13日,成功登陆大陈岛。至此,浙东沿海岛屿全部解放。

  值得一提的是,在1954年的瑞士日内瓦会议上,杜勒斯曾公开下令,禁止美方代表和与中国外交官们有任何接触,连基本的问候握手都不行。

  “国务卿先生,你在日内瓦期间,除了在会场上将和的周恩来讨论问题外,还有别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会面安排吗”?

  “记者先生,只有一种可能,那就是我的坐车和周恩来的坐车在日内瓦大街上相撞。”

  在后来的开幕式上,英国代表团曾想化解这一尴尬局面,促进大会的展开,便主动找到周总理,说英方愿意促成中美代表的见面,双方可以握手致意。

  为了彰显大国风范,表达出维护和平的决心,周总理同意了英方的建议,表示愿意同杜勒斯先生握手致意。不过另一边的杜勒斯却仍然冥顽不化,坚持拒绝同中方握手。

  不过随着历史发展的洪流,像杜勒斯这样的“不祥之鸟”注定要走向落幕。1972年尼克松访华,面对前来迎接的周总理,他特意主动提前伸出了手,这也是为当年杜勒斯的狂妄行为表示的一种迟到的歉意。

  事实证明,只有一个国家,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,才能用真正的实力赢得尊严,让曾经的敌人主动伸出“友谊之手”。